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拉面技术转让 详细了解拉面制作方法 兰州拉面做法大全

拉面技术转让 详细了解拉面制作方法 兰州拉面做法大全

发布时间:2024-04-01 2:10:42

  1. 兰州拉面成资本眼里香饽饽,客观正视消费痛点才能“老品类新做”
  2. 兰州拉面馆为什么经常换老板?
  3. 仅凭10几家店估值10亿!兰州拉面的风口来了?

一、兰州拉面成资本眼里香饽饽,客观正视消费痛点才能“老品类新做”

“中华老字号”马子禄牛肉面曾于2017年在日本东京开店,日本民众为品尝兰州牛肉面排起了长队,中国网民纷纷为兰州牛肉拉面的出海疯狂打call。

其实,“中华第一面”兰州牛肉拉面早已落户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新加坡、埃及、阿联酋、吉尔吉斯斯坦等数十个国家,在国外已开了近百家店,加之兰州位于丝绸之路重要的地理位置上,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下,兰州牛肉拉面在世界的版图正不断扩大。

据统计,目前仅在中国范围内就有5万多家兰州牛肉拉面馆,有56万余人以此谋生,年营业额近200亿元,兰州牛肉拉面俨然已成为了一个产业。

但和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一样,兰州牛肉拉面的经营也比较分散,市场上商家良莠不齐,兰州牛肉拉面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发生了变种、变成了“兰州拉面”,即便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仍是稀缺品,兰州拉面还是深受消费者宠爱,如果能彻底解决“正宗”这一痛点,兰州牛拉的路会更宽。

在兰州政府的推动下,一些兰州当地的本土品牌打着“正宗”旗号已经走了出去并形成了规模之势,筷玩思维认为,伴随着消费升级趋势,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更高,兰州牛拉的竞争更加激烈,“正宗”将成为兰州牛拉下一个市场争夺点。

✔兰州牛肉拉面的品类优势大,但市场鱼龙混杂,不正宗是消费者痛点

一碗热气腾腾的兰州牛肉拉面加上两个鸡蛋,再淋上些香醋、配些小菜,一口蹿香攒劲的汤头下肚,再夹上一筷子劲道爽口的拉面,兰州人一天的新生活开始了。

兰州牛拉的口味接受度很广,不仅兰州人好这口,中国人也好这口,全世界人民似乎都好这口,台湾有“台湾牛肉面“、美国有“加州牛肉面”、加拿大多伦多有“孙记牛肉面”,虽然有些口感、做法和兰州牛拉不太一样,但追根溯源其实都是从兰州牛拉发展而来。

什么是品类优势?就是消费者好这口,经营者也好这口。

兰州牛拉有两个卖点:一个卖点是拉面,吃到嘴里劲道爽滑,看在眼里趣味十足;一个是牛肉汤,熬汤师按秘方将牛骨头等配料熬成汤,汤清而不腻、营养价值高。

再加上兰州牛拉是典型的清真餐饮,其代表着干净卫生,汤是清澈见底的,面是在顾客眼前拉的。

因此,在顾客看来,兰州牛拉干净、好吃,因生病或解腻等原因,不少顾客会选择吃些清淡的食物,这时的兰州牛拉就在一众以油、辣为特点的地方面食中脱颖而出,部分不吃猪肉、不喜油腻的顾客更是兰州牛拉的忠实粉丝,这些因素使得兰州牛拉在全国风行。

经营者为什么也好兰州牛拉这口呢?因为赚钱啊,兰州牛拉是个高毛利的品类,有人称一碗兰州牛拉的成本只要3元,但客单价是15元,这样一碗兰州牛拉就有500%的利润,可以说是暴利了。

筷玩思维了解到,兰州牛拉现在在兰州本地的客单价为7元,而在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价格集中在15元-20元之间,我们把时间往回倒退几年,兰州牛拉的价格会更便宜,也正因为便宜、管饱,兰州牛拉深受消费者喜爱。

与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一样,兰州牛拉在疯狂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如出现“一个门店一个口味”的问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商家用牛肉粒代替牛肉块、用调料代替配料、拉面的劲道也不足,这些导致外界对兰州牛拉的整体印象并不是很好。

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对消费者来说似乎永远是个传说,食客们往往得当多次的“小白鼠”后才能找到接近正宗的口味,有个网友一语道出了兰州牛拉的市场现状,“兰州拉面我觉得它只是拉面啊,牛肉少的可怜,以汤多、面细为主,看着就没有别的面食欲强”。

筷玩思维认为,在消费升级的潮流下,随着重庆小面、四川担担面、山西油泼面、河南烩面等面食的崛起,兰州牛肉拉面应回归传统、保持正宗,而不是一味逐利而忽视品质,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兰州牛拉的江湖地位。

✔兰州牛肉拉面在海外的吸引力超乎想象?正宗的兰州牛拉是需要成本的

据统计,兰州牛肉面馆仅在国内的销量就已远远超过了肯德基和麦当劳连锁店在全球的总和,虽然在国内饱受正宗与否的质疑,但兰州牛肉拉面的销量却十分惊人。

近年来,越来越多经营兰州牛肉拉面的餐企或个人陆续出海,而且兰州牛肉拉面在海外的吸引力超出想象,不少人甚至会为了吃上一碗面驾车200多公里,一时间,兰州牛拉成为了国外的“网红”,在日本、美国、墨西哥以及“一带一路”的地区如尼泊尔等地都是开一家火一家。

其实,兰州牛拉能在海外如此火爆的原因并不复杂,就是保持“原汁原味”,店铺风格全都保持兰州牛拉一贯的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为了让兰州牛肉拉面更正宗,这些品牌拉面用的面粉、调料都是从兰州空运到当地,餐饮服务人员也是经过精挑细选。

因为口味正宗,出海的兰州牛拉得到了华人华侨以及外国食客的青睐。

兰州牛拉在国内为何就是良莠不齐的局面呢?

筷玩思维认为,兰州牛拉在国内已形成了规模化的发展,而在国外还处于“走出去”的阶段,需要形成示范效应,兰州牛拉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面食品类,出海后自带“中华饮食文化”的光环,即便成本高昂,也可以通过高定价来实现盈利。

而在国内,消费者对兰州拉面的认知是快餐,快餐的最大需求是便捷、便宜、管饱,正宗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这也是兰州拉面似乎永远无法正宗的原因。

而且兰州牛拉对人工的依赖程度很高,它不像黄焖鸡米饭,可以通过酱料进行品控,兰州牛拉是一个需要匠心的面食品类。

先说面,一碗拉面要想有劲道,得经历和面、甩面、拉面、煮面这四个过程,和面先要将大团的软面进行反复地捣、揉、抻、摔,这需要力气;甩面要将面条的走条溜匀,这需要掌握手的平衡性;拉面更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拉面速度要快,拉出的面条要粗细均匀还不断裂;煮面要把面排开,每一根都要煮到。

再说汤头,汤头的第一个要领是选料,要选后腿上的牛棒骨,因为骨髓比较多,熬出来比较浓;第二个要领是时间和火候,第一锅汤要熬8个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熬。

反观国内市场,一些连锁的兰州牛拉品牌可以把规模做到上百家,但牛肉汤的精髓早已不在,他们通过很低的加盟费招募加盟商,比如一万元就能加盟,然后要求加盟商只能向品牌购买配料,通过向加盟商销售配料获利。

有些品牌为了提高利润,可能用成本更低的配料代替标准的配料,自然也就影响由配料熬制出来的牛肉汤品质,比如花椒、干姜等配料都选择质量差、价格低的,这些组合起来势必会影响汤总体的味道,甚至有些品牌只用少许配料,其它配料都用盐和鸡精代替。

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兰州人因为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吃不到正宗的兰州牛拉,于是便开始自己创业,但这里面也是真假难分,有些品牌在实打实地回归传统、还原正宗牛肉拉面的味道,有些品牌却以正宗为名、行“不正宗”之事。

据不少拉面馆的老板称,卖拉面其实并不是祖上传下来的,都是最近一二十年学来的手艺。

✔兰州政府为兰州牛拉正名,谁才是正宗兰州牛肉拉面的代名词?

现在的兰州牛拉可以分为三个派系:兰州系、青海系和新疆系。

兰州人开创了兰州牛拉这个品类,青海人是兰州牛拉推广的主力军,而兰州牛拉又属于典型的清真餐饮,这很对新疆少数民族的胃口,因此,很多新疆人会把兰州牛拉加进自己的菜系如大盘鸡、羊肉串中进行售卖。

据了解,外地人对牛肉拉面的知晓率可达78%,但他们对牛肉拉面的品牌却一无所知,兰州牛拉的店铺密密麻麻地铺满了中国的地图,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兰州牛拉品牌还未出现。

1997年,马兰拉面开创了兰州牛拉的连锁先河,紧接着又出现了金鼎、牛家兄弟、马子禄等兰州本土品牌,但兰州牛拉品牌在外地的扩张并不顺利。

直到2013年,有兰州政府背书的品牌“东方宫”以加盟连锁的方式进京后才打开了局面。

和沙县小吃一样,兰州牛拉的背后也有政府的支持,青海化隆人开的拉面馆有青海政府的鼎力支持,兰州牛拉也慢慢得到了兰州政府的帮助。

比如,2007年首届兰州牛肉拉面节开幕,此后兰州政府便以“正本清源”为口号开展了一系列动作、重塑兰州牛肉拉面的品牌,以此输出兰州的牛肉面文化、培育牛肉拉面产业等。

早在2017年,兰州政府和天津政府首次就“兰州牛拉这碗面”签订了相关协议,希望天津政府为正宗的兰州牛拉品牌开绿灯。

在政府的系列动作中,最受关注且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兰州政府注册了“兰州牛肉拉面”的商标了,为了鼓励本土品牌走出去,兰州政府通过授权商标的方式与东方宫、马子禄等品牌达成了合作,虽然“兰州牛肉拉面”的商标至今仍存在争议,但东方宫等品牌已成规模之势。

早在2015年时就有新闻报道,东方宫进京两年销量超过了经营十余年的连锁拉面馆“马兰拉面”,那时,东方宫在全国的连锁店总数为386家,北京已经开了105家,而马兰拉面却从鼎盛时期的128家降至40余家。

记者近期到东方宫的门店实地考察,发现东方宫与马兰拉面仅有一铺之隔,可见这两个本土品牌已形成了贴身肉搏之势,记者晚八点左右到达门店后发现两家店的顾客都比较少,但东方宫比马兰拉面多了1/4。

以北京市场为例,现在食客心中的兰州牛肉面品牌主要是3家:东方宫、马兰拉面、西部马华牛肉面。

1)、东方宫中国兰州牛肉拉面

东方宫有兰州政府的商标授权,近两年来被兰州人奉为一解乡愁的不二选择,东方宫的经营思路也是以正统兰州牛肉拉面为主,搭配酱牛肉、凉菜、甜胚子等特色小吃,为了和街边小店形成区分,东方宫的门店面积往往较大。

为了体现正宗,东方宫兰州拉面提供了多种粗细不同的面,对许多非兰州人来说,自由选面成了一个新的记忆点,面的粗细成了东方宫在大众点评上出现的高频词。

图片

2)、马兰拉面

从门店形象来看,马兰拉面并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古老的品牌,它的门店风格反而更偏日式,暖黄色的灯和音乐是特色,与东方宫标榜正宗不同,马兰拉面似乎拥抱互联网、拥抱年轻人更多,近年来也组织了系列营销活动,如在 京东 卖牛肉、在 支付宝 搞优惠、和滴滴出行搭建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送早餐等。

3)、西部马华牛肉面

西部马华牛肉面近年来由快餐向特色餐饮转型,不同于东方宫,西部马华的经营品种多达上百种,记者浏览大众点评发现,牛肉面反倒不是焦点,羊肉串、大盘鸡等西北菜颇受好评。

加盟模式让东方宫门店的数量增多,兰州政府的背书也为东方宫助力不少,现在,东方宫已渐渐成为北京正宗兰州牛肉面的代名词,但兰州牛拉的加盟品控是个难题,东方宫加盟和直营的比例达到了10:1。

记者到东方宫的一家门店进行了体验,综合感觉其兰州牛拉在品质上和其它店铺并没有明显区隔,在大众点评上,消费者对东方宫的认知是“部分店好吃,部分店不好吃”。

筷玩思维认为,从消费者认知来看,东方宫解决的是“正宗”这个痛点,因为兰州牛拉最痛的点就是不够正宗,相比马兰拉面向年轻人倾斜、西部马华转向西北菜,就兰州拉面这一品类来说,东方宫可能更有发展前景,但各门店统一品质才是东方宫做大做强的关键。

✔结语

相比于其它地方特色小吃,兰州牛肉拉面因为属于清真餐饮,使其在卫生、门店形象方面尚可,但在口味的正宗上却饱受质疑,在兰州政府强大的产业链、文化输出的基础上,兰州牛拉的品牌应努力朝正宗的方向发展,谁最先在消费者头脑中占据了正宗兰州牛肉拉面的认知,谁就有了优先的话语权。

保证所有门店统一的品质需要强大的品牌运营能力,这并非易事儿,但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这条路非走不可。

二、兰州拉面馆为什么经常换老板?

作为普通人,猜测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经营不善

兰州拉面馆作为很常见的面馆,在市场中竞争压力并不小。如果上一家老板对于面馆经营不擅长,出现连续亏损的情况,其老板对于面馆前景也不看好,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继续受损,所以将面馆转让给他人。这样就出现新的老板接手面馆。

2、多人合作

可能这家兰州拉面馆本身就是几个人一起合作而开,因为某种原因或协议,各位老板并不同时出现。所以在客人看来会出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老板的情况。

3、店面做大升级

如果兰州拉面馆盈利一直很好,且客源稳定。那么就会有可能老板在面馆运营走入正轨后且相信面馆前景很好,委托某人对拉面馆进行管理,其放权并隐退。这样也会给客人造成面馆又换老板的错觉。

也有可能是因为面馆做的非常好,老板忙于在其他地方开分店,这家店只能委托其他人进行管理。

三、仅凭10几家店估值10亿!兰州拉面的风口来了?

近期,餐饮圈都在讨论上海的两家“网红”兰州拉面店:陈香贵,马记永,皆已估值10亿级别,特别红杉资本都抛出橄榄枝。

这两个品牌目前只有十几家店面,在没有达到像市场上这些大品牌门店数量的要求下,他们是如何做到估值如此之高呢?

两家新面孔的兰州拉面在上海出现,装修精致、时髦,刷新了大家对传统拉面馆的认知,客单价一下子从十块钱一碗拔高到26元。

据餐饮o2o观察,兰州拉面获得资本关注并重仓投入的核心要素,就是形象升级+产品组合,提升了盈利能力。

2020年餐饮o2o组织的上海餐饮研学团,走进陈香贵,当时只有三家店,单月最高能做到百万业绩。

01

街边小吃享誉全球

超一线城市近2000家

从“一块面板两口锅、两条长凳一张桌”的街边小吃起家,兰州牛肉面由市井小店,已发展为遍布全球拥有5万余家店铺的大行业和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元的大市场。

从街边搭棚设点的简陋小作坊,到装修考究的饮食文化标签,走过百年历史的兰州牛肉面已遍布中国内地各大城市,并享有“中华第一面”的美誉。

据统计,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一线城市共开设兰州牛肉面店铺近2000家,其中上海市有520余家,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上海为何最多兰州拉面,据餐饮o2o研学团得知:一是因为上海人爱吃面,特别好细面;二是早年间很多河南安徽人在上海开了很多家本帮面,融合外地面特别是兰州拉面的新式面馆。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正宗的兰州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

兰州牛肉拉面早已走出本土,更甚说是走出了国门,据官方统计,目前兰州牛肉面有百余家“兰州牛肉拉面”面馆走向世界,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美国、巴西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普通的白面团十几秒被拉出宽窄形状各异的面条、再加上纯正的中国味道,被外国人惊呼拉面师是艺术家。

02

发挥擅长点找出基因

升级兰州拉面品类的陈香贵

陈香贵品牌创立于2020年,从创立之初就拥有火爆的商机人气,创业市场也相当的不错,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一致喜爱与认可。

创始人姜军,在上海的餐饮界沉浮多年,善钻研爱学习(2019年参加餐饮o2o喜家德研学团),加上自己是甘肃人,发挥自己的基因和擅长点,升级兰州拉面品类。

据大众点评显示,陈香贵在上海开了22家店,还有30家门店将开,势头非常凶猛。

行内人士总结陈香贵的成功之处:

1、命名即战略抢占兰州拉面制高点

品牌名是消费者与品牌第一接触点,创始人命名给人很强的正宗性,如王老吉、钟薛高、叶茂中、马记永等等;陈香贵名字给人不明觉厉的正宗感。

再谈品类名兰州牛肉面,自古以来兰州是牛肉面正宗的代名词,抢占兰州牛肉面品类名称,直接抢占品类制高点。

2、放大“免费续面”进店理由

在店中间,清晰看到“免费续面”这四个字,它解决对那些想吃面但害怕吃不够饱的人群的痛点。

值得注意的是,“免费续面”这四个字不是放在菜单上,而是在店最显眼的装修上,词语和画面的放大,让这个进店理由更权威。

3、海报主kv产品信任清晰化

主kv除了展现品牌核心产品外,核心的功能就是让消费者快速点单。

陈香贵的主海报,就是让消费者点份牛肉拉面,再点份羊肉串,同时在产品下面也注明信任状,打消消费者购买疑虑。

4、招牌产品装修化呈现

门头三块吊顶广告牌进一步强化产品类型,如钢钎牛肉串、兰州小吃、手抓羊肉,这三块展示,就是让消费者快速做出选择。

类似的陈列方式,在很久以前羊肉串,在展示其招牌产品也使用过。

5、广告语强化兰州属性

陈香贵广告语是:“梦回兰州”,这句话也在强调其正宗兰州拉面属性。

后人陈香贵,出兰州,离开黄河水,意喻创始人一个铁骨铮铮的西北汉子将对“故乡胃”的念想,化于一碗碗牛肉面。

03

一碗拉面卖到26元

正在加速商场布局

内参探访马记永兰州牛肉面,不同于在街边的门店,这家位置在上海莲花路地铁站旁商场的负一层美食区。

首先,门店的形象就让人耳目一新

风格用了饱和的蓝色和木色打造,无论是店招、装饰,还是店员的工服,亮眼的蓝色放在整个美食层非常抓眼球。

其次,整体用餐空间干净、明亮、精致。

拉面摊位直接摆在明面上,一进门就能看到,所见即所得。

店里的桌椅板凳全部大换样,与整体风格相搭,又有点设计感,打破了兰州拉面店低端的印象,给人一种大牌连锁餐饮门店的感觉。

第三,餐具也做了升级。

餐具采用青瓷大碗,底下放了一个精致的木托盘。

烤串则放在红棕色的木盘里,而非快餐店常用的不锈钢盘,质感非常高级。餐厅给客户提供的红枣茶,也用黄铜材质的杯子。

第四,顾客点单采用电子化的方式,坐在位置上扫码点餐。

出餐后,由店面服务员直接送到面前。顾客吃完后可以直接线上结账,完全是自助化的点餐和结账流程。

这家门店的牛肉拉面并不便宜,牛肉拉面26块钱左右,有毛细、韭叶等8种面型可以选。

此外,还有烤串、凉菜、肉夹馍等小吃,以及鸡蛋醪糟、甜胚子等少量甜品,全部聚焦西北美食。

图片

以马记永、陈香贵和张拉拉为首的“创新”兰州拉面,正在“脱胎换骨”走进商场开店。马记永在上海已经开了14家店,还有17家待开。

个人觉得马记永在品宣设计还是下了功夫的,把现代元素和传统文化结合得不错,但在招牌面的品控上还有待加强,毕竟面馆只有把面本身做好才是王道,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

04

与市场同频

主动变革胜过被动调整

作为餐饮业最大细分业态,特色小吃是当之无愧的“吸金王”,众多品牌抢滩红海,竞争激烈。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勘查本质思考个体,坚持与市场同频,主动变革胜过被动调整。

1、品牌连锁化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

在这场红海市场竞争中,同质化严重的餐饮模式让从业者开始思考,无论是新兴品牌还是传统品牌,要想脱颖而出,只有品牌力才是最难复制的护城河。

唯有做出品牌,才能傲视群雄、领跑行业。

而小吃市场需求大、消费频次高、产品易标准化、模式易复制,具备做成品牌的基因和潜力,这是很多其他品类所不具备的。同时,具备品牌规模化的企业,大多具备较强的议价权。

一方面,可以通过规模品牌溢价,获得消费者的更多认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规模化采购,倒逼供应链,获得原材料的议价权。

此外,品牌规模化的小吃品牌,在餐饮外卖等平台上,也有一定的议价权和资源支持,比一般的商家更有优势。

以麻辣烫为例,麻辣烫作为小吃的经典品类,菜品的原材料、烹饪技术和制作工序都具备快速复制的基因,容易标准化,因此,率先走出了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等全国性的大品牌。

2、特色小众取胜

可以说,“求同存异”将成为快餐小吃发展的主流步调——标准化的“求同”与特色化的“存异”同步,支撑品牌的发展。不可忽视的是,地方特色小吃作为小吃产业的重点类型,正在被挖掘出来并不断被放大。

当然,面对全国近3000款小吃、每个城市地域平均不低于10款知名小吃的情况,选择差异化竞争并不意味着盲目入局某一品类即可。流行什么就选什么,往往能让你付出一笔高昂的学费。

前几年贵州羊肉粉很火,但除了贵州,很多人进去后基本都哭着出来了。我们可以通过百度指数看到,羊肉粉的火爆周期只在2016年初到2017年末;而如果对比酸辣粉,你就更能发现羊肉粉有多么微不足道。

除了选择合适的品类外,特色小吃还应在产品、服务、装修、口味、文化等层面,做到差异化竞争优势。

实际上,餐饮的特色并不在于味道,毕竟食物吃到嘴里本质还是一样的。之所以有些特色小吃品牌兴起,它们更多的是放大了这些维度的竞争力,从而带来口碑效应。

可见,未来的小吃领域,将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小吃等那么简单,更多的是餐饮服务的“基本功能+主题文化+消费体验”的平台型行业,这些加载于产品之上的附加值正是成就品牌的必备要素。

3、“大单品+爆款”取胜

很多传统餐饮人都存在一个思维误区,认为产品多能吸引更多客流,转化更多消费。

但试想一下,你只是为了吃一顿简单快速的工作餐,却迷失在上百款sku的菜单栏中,你还有耐心吗?

因此,小吃品类在保障基本的丰富性上,产品一定要精简。但要注意的是,口味虽然是小吃品类消费的第一关注要素,但“好吃”太抽象,需要用爆款来具象支撑。

特别是对于地方特色小吃而言,“大单品+爆款”的策略更容易占领顾客的认知,内部效率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方面,单品品类相对多品类,食材采购会变得简单许多,产品中心对单个菜品的研发与实践也会更频繁,因此质量更可控。同时,单品聚焦更利于品牌传播,更有机会抢占品类第一。

另一方面,火爆单品引流量,优质选料留客源。爆品的核心是“单点切入”,即切入产品的一个单点,甚至把它做到非常深、非常强的程度。

这种极致单品、极致单点的模式,就变成了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目前,市场上市值很高的公司大部分是靠极致单品模式成功的。

小结:

目前,兰州市共有牛肉面品牌1083个,其中连锁品牌(拥有至少2家门店)242个,开店数量850个,品牌平均开店数为3.5个;非连锁品牌店841个。

而老品类,重新做,正成为餐饮行业一个新的风向标。

“品类重做”,并不是意味着抛弃该品类的所有元素,而是在品类基因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用品牌化升级品类。

准确地说,是利用该品类在消费者心中的高认知度,赋予一些能够紧跟时代潮流的内容,无论是从餐厅环境到用餐体验,还是营销和互动。

这或许也是资本所看重的一点。